【科技日報】嚇一跳!去年我國高新區GDP總和比俄羅斯全國GDP還高!

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聯合編寫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12月15日在京發布?!秷蟾妗返脑u價范圍包括2016年底的全部147個國家高新區,其數據均來源于經國家統計局批準、火炬中心組織實施的國家高新區年度統計調查。
企業是國家技術創新的主體。從數量上看,2016年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增長迅速。2011年,國家高新區當年新注冊企業為6.3萬家,而到了5年后的2016年,當年新注冊的企業已達到29.8萬家,即使同2015年相比,也增長了28.6%。中科院戰略咨詢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會武說,高新區創業已成洶涌澎湃之勢,就是在國家高新區數量保持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高新區連年創業的數量規模也有大幅提升。
高新區創業,熱潮在哪里?北京中關村。從省市自治區的分布看,2016年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的省市區有11個: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湖北、浙江、天津、四川、山東、陜西、安徽。它們集聚了國家高新區83.5%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最多的是北京。北京中關村高新區集聚了13612家高新技術企業,占國家高新區整體的32.3%。對此,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說,國家高新區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報告》中的數字顯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目前在所有的國家高新區中,屬于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序列的有47家,不屬于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序列的有100家。從2016年創新能力指數的測算結果看,后者的創新能力指數平均增速達到8.6%,前者為4.8%。對此,《報告》認為,國家高新區正表現出后發高新區后起直追和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的態勢,這說明國家高新區大家庭中的二線三線高新區的后發優勢正開始展現,也強烈表現出目前我國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從個別一線城市的局部示范引領層面廣泛擴展到全國范圍的“全面創新”輻射帶動層面。
為什么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深圳、成都、西安等高新區的創新能力能持續處在全國國家高新區的前列?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述高新區的從業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在50%左右,遠高于國家高新區28.5%的平均水平,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而西安、中關村高新區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均較硅谷地區居住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48.8%,2015年)高出4個百分點以上。人才結構的提升,直接反映這些園區在創新資源和雙創平臺的聚集、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繼續發揮著對國家高新區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國家高新區不但在技術上領跑中國,而且在價值創造和經濟效率上也成為全國的高地。2016年,國家高新區人均營業收入為153.3萬元,人均凈利潤10.3萬元,人均上繳稅額8.7萬元,勞動生產率為31.5萬元/人。其勞動生產率是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9.5萬元/人)的3.3倍,尤其是西安、合肥等園區的勞動生產率均是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的5倍以上。
“但同時也需要看到,2016年美國整體的勞動生產率是84.8萬元(人民幣)/人,尤其美國硅谷地區的勞動生產率為114.4萬元(人民幣)/人,二者都遠遠高出我國國家高新區整體的勞動生產率水平?!眲湔f,“我們還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推動國家高新區的持續創新和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