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以“新時代科普人才隊伍及體制機制建設”為主題的“科學與中國”20周年第二場科普工作座談會在重慶舉行。本次座談會旨在深入地方和基層,進一步了解一線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等科普工作現狀,廣泛聽取院士專家意見建議,為新時代科普發展新思路廣泛凝聚共識、匯集經驗智慧。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楊玉良院士主持。
高鴻鈞強調,站在 “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圍繞“新時代、大科普、高質量”,推動科普事業發展任重道遠。新時代科普工作需要發揮好院士群體的引領作用,帶動科技界、教育界及社會更多行業參與到科普工作中來,以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普新格局??破杖瞬攀强破帐聵I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需要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復合型高水平科普人才培養,要加強對科普的投入、激勵和專業化科普人才的培訓,強化價值導向,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普人才制度體系。新時代科普工作更需要多方協同發力,國立科研機構、大學和各級科協等要結合各自特色面向社會形成常態化開放機制,為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事業的長足發展不斷培植沃土、激發活力。
楊玉良指出,自2002年“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啟動20年來,我國的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內外大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普及的使命、內涵、形式、渠道也隨環境之變、需求之變、技術之變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各界也對科普工作發揮更大作用寄予更多期望。學部科普與教育委將圍繞“新時代、大科普、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發揮好“科學與中國”科普平臺的引領作用,為新時代科普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近10位兩院院士和來自科普研究院所、高校、科技場館、地方科協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一線科普工作者,重點圍繞科普人才的內涵與概念、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隊伍高質量發展以及體制機制建設等開展深入研討,結合自身實踐分享了開展科普工作的經驗體會,為促進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建議。戰略咨詢院王穎研究員從如何最大化發揮院士群體在科普中的作用,科普人才特征的研究,科普和科學教育之間的關系,公民科學素養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等四個方面,談了如何通過長期性的研究更好支撐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的工作。會后,院士專家一行還走進重慶市有關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實地調研,積極為地方科普事業發展出謀劃策。
今年是“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啟動20周年,計劃將圍繞不同主題組織召開多場座談會,結合新時代新要求新機遇,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共同研討新時期科普工作新思路。本次座談會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

座談會現場